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公司新闻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公司新闻

零度硅胶包胶核心技术解析?如何从材料特性到精密成型?

发布时间:2025-07-21点击:

消费电子产品中 “零度硅胶包胶”(邵氏硬度 Shore A 0-10 的液态硅胶 LSR 包胶 PC)的核心技术,是通过材料分子设计、精密模具工程与成型工艺的深度协同,实现 “极致柔软性与结构刚性的兼容”。以下从材料特性、界面强化、精密成型到验证体系的全流程解析:

一、材料特性:突破物理极限的分子设计

超软弹性体的化学本质
零度硅胶以铂金硫化的加成型 LSR 为基础,通过低交联密度 + 长链硅氧烷分子结构实现超软特性:

交联点间距>5nm(常规 LSR 为 2-3nm),分子链段可自由旋转,硬度降至 Shore A 0-10 

引入聚醚改性基团(如 PEG-Si),提升表面润湿性,使硅胶在 PC 表面接触角<30°(普通 LSR>60°),增强界面贴合性。

耐候性与功能性平衡

采用苯基硅氧烷链段(含量 5-10mol%),将耐低温性扩展至 - 60℃(普通 LSR 为 - 40℃),满足户外设备需求;

添加纳米级气相法白炭黑(比表面积 300m²/g),在不显著增加硬度的前提下,将拉伸强度提升至 3.5MPa(普通超软硅胶<2MPa),防止包胶层撕裂。

PC 基材的改性突破
针对超软硅胶的低表面能特性,PC 需通过分子接枝技术增强兼容性:

在 PC 中引入马来酸酐接枝物(MAH-g-PC),其酸酐基团与硅胶的羟基形成氢键,界面粘接强度提升 3 倍;

采用固载 Karstedt 催化剂的 PC 复合材料(如专利 CN202410888091),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实现分子级键合,剥离强度达 4000N/m(传统工艺<2000N/m)。

二、界面强化:从物理锚定到化学键合

三级界面增强体系

物理层:PC 表面激光雕刻微纳结构(深度 10-20μm,密度>10⁴个 /cm²),形成机械锁扣;

化学层:涂覆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(KH-560)的底漆,一端与 PC 的碳酸酯基团反应,另一端与硅胶的 Si-OH 形成共价键;

动态层:在硅胶中添加可迁移型增粘剂(如有机钛酸酯),在硫化过程中向界面迁移,补偿长期使用中的界面应力。

等离子体活化的精准控制
采用脉冲等离子体处理(功率 500W,占空比 30%):

氧等离子体刻蚀 PC 表面,形成粗糙度 Ra 0.2-0.5μm 的微坑;

同时引入羟基(-OH)、羰基(C=O)等极性基团,使表面能从 30mN/m 提升至 55mN/m,确保硅胶完全浸润。


三、精密成型:微米级公差的工艺控制

模具工程的四大核心设计

冷流道系统:采用针阀式冷流道(温度 25±2℃),配合 A/B 组分动态混合(混合次数>20 次),防止 LSR 在流道内预硫化;

超精密分型面:配合公差≤±0.005mm,表面粗糙度 Ra≤0.05μm,防止超软硅胶渗出;

多维度排气:在包胶区域开设 0.02mm 深的蛇形排气槽,同时在型芯内部嵌入透气钢(孔隙率 25%),确保气泡排出率>99.9%;

温控矩阵:模具设置 16 组独立温控回路,温差控制在 ±1℃,避免局部过硫化导致硬度不均。

成型参数的动态优化

注射阶段:采用 “阶梯式压力控制”(0-30% 填充:50MPa;30-80% 填充:80MPa;80-100% 填充:120MPa),利用剪切稀化效应减少湍流;

硫化阶段:在 130℃下保持 30 秒快速交联,随后降温至 80℃进行二次硫化(2 小时),释放内应力并提升压缩永久变形至≤5%(150℃×22h);

脱模控制:采用气压辅助脱模(压力 0.3MPa),配合顶针阵列(间距 2mm),防止超软硅胶在脱模时变形。

四、验证体系:从微观到宏观的可靠性保障

多尺度检测方法

微观层面:通过 X 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界面元素分布,确认化学键合比例>85%;

宏观层面:进行 90° 剥离测试(速率 50mm/min),要求破坏模式为硅胶本体撕裂而非界面分离;

环境可靠性:-40℃~85℃循环 500 次后,防水等级仍保持 IP67,且界面剥离强度下降<10%。

失效模式分析与改进

界面分层:若断裂面呈现光滑界面,需增加底漆涂覆厚度(从 1μm 增至 3μm)或调整等离子处理时间(从 30 秒延长至 60 秒);

硅胶内部气泡:若 CT 扫描发现内部缺陷,需优化流道设计或增加真空脱泡时间(从 3 分钟增至 5 分钟)。

五、行业应用与技术突破

在韶音 OpenFit 2 耳机中,超零度硅胶(邵氏硬度<0 Shore A)与 PC 的包胶结构实现了三大创新:

零压佩戴:通过海豚弧耳挂设计,硅胶与耳甲艇接触应力<0.05N/cm²,长时间佩戴无压迫感;

IP55 防水:双唇密封结构(主唇压缩量 40%,副唇 20%)配合 0.1mm 厚的纳米涂层,在 1 米水深浸泡 30 分钟无进水;

声学耦合优化:硅胶包胶层的声阻抗(1.2×10⁶ Rayl)与空气(415 Rayl)形成梯度过渡,降低声音反射,使低频响应提升 15dB。

通过材料分子设计、界面工程、精密成型与验证体系的全链条创新,零度硅胶包胶技术正推动消费电子产品向 “无感交互” 与 “极致防护” 的双重目标迈进。未来发展将聚焦于自修复界面材料(如动态共价键硅胶)与AI 驱动的成型参数优化,进一步突破传统包胶技术的性能边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