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服务热线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维码
新闻中心
news
推荐产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发布时间:2025-07-23点击:
LSR(液态硅胶)包五金件工艺中,气泡和分层是最常见的质量痛点,直接影响产品密封性、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。其核心原因在于界面结合力不足(分层)和型腔空气 / 挥发物未有效排出(气泡)。以下从表面预处理、模具排气、工艺参数三大维度提出 3 种系统化解决方案:
分层的本质是 LSR 与五金件界面结合力不足,根源在于五金件表面存在油污、氧化层或低表面能状态,导致 LSR 无法有效浸润与键合。通过 “物理粗化 + 化学活化” 双重处理,可将界面结合力提升 60% 以上。
精密清洁除杂
先用碱性脱脂剂(如磷酸钠溶液,浓度 5%)超声清洗 10 分钟,去除五金件(如不锈钢、黄铜)表面冲压油、防锈剂等油污;
再用无水乙醇二次超声清洗 5 分钟,彻底去除残留脱脂剂,烘干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(避免二次污染)。
物理锚定增强
对五金件包胶区域进行喷砂处理:选用 800-1200 目氧化铝砂,压力控制在 0.2-0.3MPa,形成 Ra1.0-1.5μm 的粗糙表面(微观 “锯齿状” 结构),机械锚定面积增加 50%;
若五金件精度要求高(如精密端子),改用激光微雕刻:在表面加工 0.05-0.1mm 深的网格纹(间距 0.2-0.3mm),既不破坏尺寸精度,又能形成 “机械锁扣”。
化学活化提效
喷砂 / 雕刻后立即进行等离子活化处理:采用 Ar+O₂混合气体(比例 3:1),功率 300-500W,处理时间 20-30s,通过高能粒子轰击去除氧化层,引入羟基(-OH)、羰基(C=O)等极性基团,使五金件表面能从 30mN/m 提升至 50mN/m 以上(LSR 表面能约 25-30mN/m,实现 “高能浸润”);
对不锈钢等惰性金属,额外涂覆硅烷偶联剂底漆(如 KH-550,浓度 2-3%):底漆分子一端与五金表面羟基反应,另一端与 LSR 硅氧键交联,形成 “化学桥接”,界面剥离强度从 1.5N/cm 提升至≥6N/cm。
气泡主要源于型腔空气未排净(机械气泡)或五金件 / 胶料挥发物残留(化学气泡)。通过模具结构优化与排气方式升级,可将气泡不良率从 5% 降至 0.1% 以下。
全流程排气路径设计
主排气槽:在五金件边缘、胶料流动末端开设0.015-0.02mm 深、2-3mm 宽的锯齿形排气槽(避免溢胶),配合 “倒锥型” 排气出口(直径从 0.5mm 渐扩至 2mm),加速空气排出;
局部透气钢辅助:在五金件凹槽、拐角等易困气区域,采用孔隙率 20-30% 的透气钢(如 PM-35) 制作型芯,通过透气钢内部微孔将局部空气导出至模具外部;
分型面微缝排气:模具分型面研磨至 Ra≤0.8μm,配合 0.005-0.01mm 的配合间隙,允许微量气体排出但阻止胶料溢出。
真空辅助排气强化
采用模内真空系统:合模前通过透气钢 / 排气槽抽真空至 - 0.095MPa,维持至胶料填充 90% 后停止,确保型腔空气残留率<0.5%;
五金件预热除挥发物:包胶前将五金件在 120℃烘箱中预热 30 分钟,去除表面吸附的水分、油污挥发物(避免高温硫化时挥发物膨胀形成气泡)。
胶料流动导向优化
模具浇口设计为扇形 / 针点式,避免胶料直冲五金件形成湍流裹气;
胶料流动路径采用 “渐变式” 截面(从浇口到末端截面积递增 10%),降低剪切速率(控制在 500-1000s⁻¹),减少剪切生热导致的局部挥发。
LSR 流动性高但黏度对剪切敏感,注塑参数不当易导致 “湍流裹气”;硫化参数失衡则会影响胶料交联密度与界面反应充分性。通过工艺参数精准调控,可同时解决气泡与分层。
分段注射:控制胶料流动稳定性,减少气泡
低速填充阶段(0-40% 型腔体积):采用低注射速度(30-50mm/s)、低压力(50-80bar),让胶料平缓覆盖五金件表面,排出初始空气;
高速填充阶段(40-90% 型腔体积):提升速度至 60-100mm/s、压力至 100-150bar,利用 LSR 剪切稀化特性(黏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)快速填充型腔,但需避免速度过高导致湍流;
保压补缩阶段(90-100% 型腔体积):降至低速(20-30mm/s)、压力 80-100bar,持续 5-10s,补偿胶料硫化初期收缩,消除微缝气泡。
梯度硫化:强化界面反应与胶料交联,避免分层
低温预硫化(120-130℃,10-20s):胶料初步交联定型,同时促进 LSR 活性基团(如 Si-H)与五金表面极性基团反应,形成初期化学键;
高温深度硫化(150-160℃,30-60s):提升交联密度(凝胶含量≥95%),确保胶料力学性能达标;
二次硫化(120℃,2-4h):去除残留小分子(如低聚硅氧烷),避免小分子迁移至界面削弱粘接力,使压缩永久变形率≤8%(150℃×22h 测试)。
胶料温度与模具温度匹配
LSR 料筒温度控制在 25-35℃(避免预交联),模具温度保持 140-150℃(高于胶料硫化起始温度),确保胶料接触模具后快速凝胶,减少流动时间过长导致的气泡滞留。
某汽车传感器 LSR 包不锈钢五金件(φ8mm,包胶厚度 0.5mm)通过以上方案优化后:
气泡不良率:从 8% 降至 0.05%(通过 X 射线检测无内部气泡);
分层不良率:从 12% 降至 0.1%(90° 剥离测试断裂面均为 LSR 本体断裂,而非界面分离);
可靠性:通过 - 40℃~125℃冷热冲击 500 次、振动测试(20G 加速度)后,无气泡破裂、界面脱层,满足 IP67 防水要求。
LSR 包五金件的气泡与分层问题需 “标本兼治”:方案一通过表面预处理构建 “机械锚定 + 化学键合” 双重界面结合力,解决分层核心;方案二通过模具排气系统升级,切断气泡产生路径;方案三通过工艺参数精准调控,确保胶料稳定填充与充分反应。三者协同可实现 “零气泡、零分层” 的高质量成型,满足汽车、医疗、工业等高端领域的严苛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