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行业动态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行业动态

固态硅胶和液态硅胶在成型上有什么区别

发布时间:2025-05-06点击:

固态硅胶(Solid Silicone Rubber, SSR)与液态硅胶(Liquid Silicone Rubber, LSR)在成型工艺、材料特性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,以下从技术维度进行专业对比解析:

一、材料形态与预处理差异

固态硅胶(SSR)

物理状态:呈块状或片状固体,硬度范围广(邵氏硬度 10A-90A),需通过炼胶机混炼均匀,加入硫化剂(如过氧化物或铂金催化剂)后制成预成型坯料。

流动性:常温下无流动性,依赖外力(如模压压力)填充模具,需人工或机械切割坯料,预处理工序较复杂。

液态硅胶(LSR)

物理状态:双组份(A/B 组分)液态体系,粘度极低(通常 5000-50000 mPa・s),无需预混炼,可直接通过计量泵精确配比混合。

流动性:具有自流动性,无需外力即可填充复杂模具型腔,适合自动化连续生产。

二、成型工艺核心区别

1. 成型设备与原理

固态硅胶(SSR)

主要工艺:模压成型(Transfer Molding)或挤出成型,辅以平板硫化机加热加压(压力通常 5-30 MPa,温度 150-200℃)。

原理:通过模具闭合施加压力,使固态胶料在高温下硫化交联,依赖模具分型面设计实现制品脱模,适合厚壁、大尺寸或硬度较高的制品。

液态硅胶(LSR)

主要工艺:注射成型(Injection Molding),使用专用液态硅胶注塑机,通过螺杆或柱塞将混合后的胶料注入模具(压力通常 20-80 MPa,温度 80-150℃)。

原理:利用液态胶料的流动性,在较低压力下快速填充精密模具,通过铂金催化低温硫化(硫化时间 30 秒 - 数分钟),实现高精度成型。


2. 模具设计特点

固态硅胶模具

结构相对简单,允许较大的分型面和浇口设计,但需预留胶料填充空间,易产生飞边,后续需修边处理。

适合公差要求中等(±0.1-0.3mm)、结构相对简单的制品(如密封圈、按键)。

液态硅胶模具

需高精度加工(表面粗糙度 Ra≤0.4μm),采用热流道系统减少材料浪费,浇口设计精细(如点浇口、潜伏式浇口),避免气泡和缩水。

可实现公差 ±0.05mm 以下的精密成型,支持复杂结构(如多色一体、薄壁件、带金属嵌件制品)。

3. 硫化体系与固化特性

固态硅胶

常用过氧化物硫化(如 DCP)或铂金硫化,过氧化物硫化需二次硫化去除副产物,铂金硫化环保但成本高,硫化时间较长(5-30 分钟)。

硫化过程依赖压力保持,压力不足易导致缺胶或硫化不完全。

液态硅胶

仅采用铂金催化加成硫化,无副产物生成,环保等级高(符合 FDA、LFGB 标准),硫化速度快(30 秒 - 2 分钟),可与自动化生产线无缝对接。

硫化反应对水分、杂质敏感,需严格控制生产环境洁净度。

三、生产效率与成本对比

 

维度

固态硅胶(SSR)

液态硅胶(LSR)

 

生产周期    较长(预处理 + 硫化时间≥10 分钟)    短(自动化配比 + 快速硫化≤2 分钟)    

人工干预    需人工称量、切料、修边    全自动计量混合,少人工接触    

材料利用率    约 60%-80%(边角料可回收)    90%-95%(无预成型浪费,热流道回收)    

设备投资    低(平板硫化机成本较低)    高(专用注塑机 + 热流道模具)    

批量适应性    适合中小批量(500-10,000 件)    适合大批量(10,000 + 件,边际成本低)    
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分化

固态硅胶(SSR)

优势领域:汽车密封件(高硬度、耐高压)、工业杂件(大尺寸结构件)、消费电子按键(需耐磨耐老化)、挤出型材(如密封条、胶管)。

限制:难以成型薄壁(<0.5mm)、高精度或复杂几何结构制品,生产效率较低。

液态硅胶(LSR)

优势领域:医疗耗材(注射器活塞、婴儿奶嘴,需高洁净度)、智能穿戴(表带、防水部件,高精度 + 柔软触感)、光学器件(镜头密封圈,低收缩率)、母婴用品(安全无毒要求)。

核心竞争力:通过精密注塑实现 “设计即成型”,无需后加工,满足医疗级、食品级严苛标准。

五、技术发展趋势

固态硅胶:向高效硫化(如微波辅助硫化)、低硬度化(10A 以下超软硅胶)、复合成型(与金属 / 塑料二次硫化结合)方向发展。

液态硅胶:聚焦微成型(<0.1mm 壁厚)、多组份共注(如硬胶 + 软胶一体成型)、环保催化体系(无铂硫化技术探索),推动精密化、智能化生产。

总结

固态硅胶与液态硅胶的成型差异本质上源于材料流动性、硫化机制与设备适配性的不同:前者依赖压力模压,适合中低精度、中大尺寸制品;后者通过液态注射实现精密成型,主导高精度、自动化量产场景。选择时需综合考量制品复杂度、精度要求、生产规模及行业标准(如医疗级必选 LSR),二者在硅胶制品领域形成互补而非替代关系。
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