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服务热线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维码
新闻中心
news
推荐产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发布时间:2025-05-10点击:
影响双色注塑制品界面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、工艺、模具及结构设计等多方面,具体如下:
表面能匹配:两种材料表面能差异过大会导致界面粘结力不足(如硬胶 PA 与软胶硅胶需通过底涂剂或表面活化处理改善结合)。
熔融流动性:后注塑材料(如软胶)的熔体粘度需适配基材表面,粘度过高易导致填充不充分,过低可能引发溢料或内应力集中。
收缩率差异:材料固化时收缩率差异过大会产生内应力(如 PC 与 TPU 收缩率差异>15% 时易开裂),需通过配方或结构设计平衡。
化学相容性:部分材料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(如含卤素基材与胺类改性材料),导致界面分层,需选择化学性质匹配的材料组合。
清洁度:硬胶表面残留脱模剂、油污或水分会显著削弱界面结合,需通过等离子、火焰处理或超声波清洗去除杂质。
表面粗糙度:适当的表面粗糙度(如 Ra 0.3-1.0μm)可增加机械锚合点,提升界面摩擦力,常用喷砂、模具纹理蚀刻等方式实现。
表面活化:对低表面能材料(如 PP、硅胶)进行电晕、紫外线(UV)处理,增加表面极性基团,促进分子间物理 / 化学结合。
机械锚固结构:在硬胶基材设计倒扣、凸台、网格状凹槽(深度≥0.5mm,脱模斜度≤3°),通过物理嵌合增强界面结合(非单纯依赖材料粘结力)。
浇口与流道设计:浇口需避开界面薄弱区域,采用潜伏式或扇形浇口确保熔体流动均匀,避免熔接痕;流道尺寸需匹配材料粘度,防止压力不足导致缺料。
排气系统:界面区域需设置精密排气槽(深度 0.02-0.05mm),避免困气形成气泡或虚焊,导致局部结合失效。
温度控制精度:模具各区域温度差需控制在 ±5℃以内,确保基材表面微熔或活化,促进材料间分子扩散(如硬胶侧模温 60-90℃,软胶侧 80-140℃)。
注射压力与速度:
压力不足(<50bar)会导致软胶填充不充分,压力过高(>120bar)则增加内应力;
高速注射适合薄壁复杂结构,低速注射可减少湍流导致的界面分层,需根据制品结构优化。
冷却与固化时间:
硬胶需充分冷却(冷却时间≥15 秒)以稳定形态,避免后注塑时移位;
软胶固化时间不足(<20 秒)会导致交联不充分,界面强度下降,过久则增加生产周期。
熔体温度:后注塑材料熔体温度需高于基材玻璃化转变温度(如 ABS 基材需软胶熔体≥220℃以轻微熔蚀表面),但不超过基材热分解温度(如 PC>300℃易降解)。
包胶层厚度:过薄(<0.3mm)易因应力集中开裂,过厚(>3mm)增加收缩差异风险,建议控制在 0.5-2mm,且均匀分布。
界面几何形态:平面结合强度低于曲面或带纹理界面,设计时优先采用弧形过渡(R≥0.8mm)、阶梯式结构减少应力集中;避免锐角、直角连接(易形成应力集中点)。
壁厚均匀性:硬胶基材壁厚差异>20% 时,易因收缩不均导致界面剥离,需通过筋位、骨位设计增强结构刚性。
生产环境:湿度>60% 时,PA、PC 等吸湿性基材易吸水导致界面水解,需控制环境湿度并对原料干燥(含水率<0.05%);温度波动>10℃会影响模具热稳定性,导致参数波动。
后处理工艺:成型后自然放置 24 小时(常温熟化)可提升界面强度;对高精度制品进行退火处理(60-80℃×1-2 小时),消除内应力,防止长期使用中界面失效。
界面强度是材料物理化学作用(分子间作用力、机械嵌合)与工艺参数共同作用的结果,需从材料匹配、表面处理、模具结构、工艺优化及制品设计多维度协同控制。通过剥离 / 剪切测试量化评估(如 ASTM D903、GB/T 7124),结合破坏模式分析(界面破坏或内聚破坏),针对性解决分层、开裂等问题,确保制品可靠性。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