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态硅胶(LSR)注塑在特定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免二次硫化,这一技术突破主要得益于材料配方创新、工艺参数优化及设备升级。以下是基于行业实践的核心实现路径及关键考量:
信越、道康宁、蓝星等材料厂商已推出明确标注 “无需二次硫化” 的 LSR 产品:
- 信越 CHN-ROLL 系列:专为胶辊设计,通过优化铂金催化剂体系,在 175℃模温下 15 秒即可达到完全交联,压缩永久变形率≤8%(ISO 815 标准),适合高速连续生产10。
- 道康宁 RBB-2030 系列:采用双组份自粘型配方,硫化后表面干爽性达 ISO 10993-5 级,可直接用于医疗导管包胶,省去二次硫化后的表面处理工序1012。
- 蓝星 LSR8000 系列:通过引入纳米二氧化硅填料,硫化后硬度波动≤±2 Shore A,且 VOC 挥发量<10ppm,满足汽车内饰件环保要求310。
- 催化剂活性调控:例如瓦克 ELASTOSIL® LR 3003 系列通过调整铂络合物浓度,使硫化反应在 160℃下 t90(90% 硫化程度时间)缩短至 12 秒,同时避免过硫导致的硬化11。
- 交联密度设计:迈图 SILOPREN™ LSR 4300 系列采用梯度交联技术,表层交联密度达 8×10²¹ 分子 /cm³,确保表面强度;内层保持适度交联(6×10²¹ 分子 /cm³),提升抗撕裂性能8。
- 高温快速硫化:医疗级 LSR(如罗地亚 SILBIONE LSR4300)在 180℃模温下硫化 10 秒,即可达到传统二次硫化后的拉伸强度(≥8MPa)和断裂伸长率(≥400%)48。
- 分段温度控制:对于多腔模具,采用 “主模温 170℃+ 局部补偿加热” 策略,确保复杂结构(如深腔件)的硫化均匀性,避免欠硫导致的力学性能不足5。
- 多级注射填充:薄壁件(<1mm)采用 “高速填充(80mm/s)→低速保压(20mm/s)” 模式,利用剪切生热辅助硫化,同时减少飞边6。
- 动态压力补偿:通过模内压力传感器实时调整保压压力,例如在硫化后期(t90 后)将压力从 80MPa 降至 30MPa,减少过硫风险6。
- 冷流道技术:配合针阀式热流道(如 Mastip 系统),实现胶料在流道内的恒温控制(60-80℃),避免提前硫化,材料利用率提升至 95% 以上79。
- 实时监控功能:集成 AI 算法的注塑机(如住友德马格 IntElect 系列)可根据胶料粘度波动自动调整注射速度,确保硫化一致性6。
- 纳米涂层应用:模具型腔镀类金刚石涂层(DLC),表面粗糙度 Ra≤0.02μm,减少胶料滞留,同时降低脱模力(从 30N 降至 10N),避免因脱模损伤导致的二次处理需求59。
- 真空辅助排气:在熔接痕位置设置真空腔(真空度≤5mbar),将硫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挥发物排出,防止表面气泡(不良率<0.1%)59。
- 消费电子:蓝牙耳机护套采用瓦克 ELASTOSIL® LR 3066(低摩擦系数 LSR),一次硫化后表面摩擦系数≤0.15,满足 IPX8 防水等级,无需二次硫化11。
- 汽车密封:道康宁 RBB-2030-40 制成的 O 型圈在 150℃热油中测试 1000 小时,压缩永久变形率≤12%,达到 SAE J2006 标准,替代传统二次硫化产品1012。
- 医疗导管:蓝星 LSR8030 包胶的静脉导管通过 ISO 10993-10 致敏性测试,且在 γ 射线灭菌(25kGy)后拉伸强度保持率>95%,省去二次硫化后的灭菌前处理38。
测试项目 | 免二次硫化 LSR | 传统二次硫化 LSR | 标准要求 |
拉伸强度(MPa) |
8.2 |
8.5 |
≥8.0 |
压缩永久变形(70℃×22h) |
8% |
6% |
≤10% |
热失重(200℃×24h) |
0.3% |
0.2% |
≤0.5% |
表面电阻率(Ω・cm) |
1.2×10¹⁴ |
1.5×10¹⁴ |
≥1×10¹³ |
-
硫化不完全风险
- 对策:采用 MDR 流变仪实时监测硫化曲线,确保 t90 不超过设定值(如 ±10%),并通过 DSC 热分析验证交联度(残余反应热<5J/g)9。
-
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控制
- 对策:选择低 VOC 配方(如信越 KE-10 系列),并在模具中集成活性炭吸附装置,将 VOC 浓度降至 10ppm 以下210。
-
长期稳定性验证
- 对策:进行加速老化测试(如 150℃×1000 小时),监测硬度、拉伸强度等指标变化(波动≤±5%),确保产品寿命达标1215。
- 某 3C 配件生产商:
采用道康宁 RBB-2030-80 生产手机按键,通过优化模温至 175℃、硫化时间 12 秒,实现良品率 98.5%,生产周期缩短 30%,年节约能耗成本 50 万元1012。
- 某医疗设备厂:
蓝星 LSR8040 用于导尿管包胶,省去二次硫化及后续清洗工序,单模产量提升至 16 腔,满足 FDA 21 CFR Part 177.2600 食品接触标准,成功进入美敦力供应链38。
通过材料、工艺、设备的系统优化,液态硅胶注塑已实现免二次硫化的规模化应用,尤其在消费电子、汽车密封、医疗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效率与成本优势。关键在于根据产品性能需求选择匹配的 LSR 牌号,并建立从材料检测到工艺验证的闭环管控体系。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