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行业动态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行业动态

什么是液态硅胶包胶转注工艺?

发布时间:2025-05-19点击:

液态硅胶包胶转注工艺(Liquid Silicone Rubber Transfer Molding)是一种高精度的复合成型技术,通过将液态硅胶(LSR)与塑料、金属等基材结合,形成一体化包胶结构。其核心在于利用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控制,实现硅胶对基材的精准包覆,同时保留 LSR 的优异性能(如耐温性、生物相容性)。以下是该工艺的详细解析:

一、工艺原理与流程

  1. 模具设计
    转注模具包含材料储存腔型腔,基材预先放置在型腔内。液态硅胶通过压力从储存腔经流道注入型腔,覆盖基材表面并固化1518。模具通常采用单模板设计,重要尺寸集中在一块模板上,确保尺寸稳定性(公差可达 ±0.05mm),优于传统注塑成型的多模板组合结构18
  2. 材料处理
    • 双组分混合:LSR 的 A、B 组分通过静态混合器均匀混合,确保硫化反应充分。
    • 基材预处理
      • 金属或塑料表面需进行等离子体处理(Ar/O₂混合气体,功率 100W/30s)或喷涂底涂剂(如道康宁 3-6090),提升表面能至≥40mN/m,增强附着力119
      • 针对 PP/PE 等难粘材质,可采用火焰处理电晕处理,形成微观粗糙结构以增加机械锁止力1
  3. 成型过程
    • 压力控制:注射压力通常为 60-80MPa,采用阶梯式压力(第一段 80MPa,第二段 50MPa)避免急充导致的气泡或溢胶118
    • 温度管理:模具温度控制在 120-150℃,确保 LSR 快速硫化(固化时间约 90-180s),同时避免基材过热变形118
    • 排气设计:模具需开设微排气槽(宽 1-3mm,深 0.004-0.005mm),防止空气滞留影响成型质量18
  4. 脱模与后处理
    • 采用气脱或顶针脱模,减少产品损伤。
    • 飞边厚度需控制在≤0.01mm,可通过二次元测量视觉检测系统实时监控118

二、核心优势

  1. 高精度与复杂结构适应性
    液态硅胶流动性优异,可填充微米级间隙(如 0.2mm 厚的密封圈),适合生产医疗导管、微型传感器等精密部件17。例如,手机 SIM 卡托的防水密封圈厚度可控制在 0.2mm 以内,且表面无毛刺1
  2. 材料兼容性与长效可靠性
    • 直接与 PC、ABS、金属等基材粘合,无需额外胶水,避免脱胶风险。例如,汽车电子连接器的金属引脚与硅胶密封层可一次成型,耐受 - 40℃至 150℃极端温差17
    • 硅胶层提供 IP68 级防水防尘,耐盐雾腐蚀(5% NaCl,96h),广泛应用于 Type-C 接口、车灯密封圈等场景17
  3. 生产效率与自动化
    • 成型周期短(数秒至数分钟),适合大批量生产。例如,医疗注射器保护套通过转注成型实现自动化生产,分型线几乎不可见21
    • 结合闭环控制注塑设备高速视觉检测,可实时剔除缺陷品,良率提升至 99% 以上1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

  1. 医疗领域
    • 精密器械:注射器保护套(壁厚 0.45mm±0.05mm)、导管密封件,采用转注成型确保生物相容性和无菌环境21
    • 植入物:心脏起搏器电极护套,通过 LSR 的高弹性和抗老化性保障长期可靠性7
  2. 消费电子
    • 防水部件:手机、穿戴设备的接口密封圈,耐受 1 万次插拔测试不渗漏1
    • 柔性电路:FPC 包胶保护,提供抗弯折和防潮性能,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17
  3. 汽车工业
    • 密封系统:车灯密封圈、发动机舱线束护套,耐受高温油污(150℃)和极端温差循环17
    • 安全部件:方向盘按键包胶,通过自粘型 LSR(如瓦克 ELASTOSIL® LR 3030)实现无缝触感1

四、挑战与解决方案

  1. 材料与工艺匹配
    • 问题:LSR 与基材热膨胀系数差异大(如 PC 与硅胶 CTE 差异>50×10⁻⁶/℃),导致应力开裂。
    • 解决
      • 选用耐温≥250℃的加成型硅胶(如信越 KE-3470)匹配高温塑料1
      • 优化硫化参数,采用阶梯式升温(先 120℃/60s,再 150℃/120s)减少内应力18
  2. 模具设计与维护
    • 问题:分型面磨损(间隙>0.03mm)或粗糙度不足(Ra>1.6μm)导致溢胶。
    • 解决
      • 研磨分型面至平面度≤0.005mm,粗糙度 Ra≤0.8μm,并增设0.02mm 深止胶位118
      • 采用锥面定位结构(锥度 3-5°)提高合模精度,减少飞边1
  3. 质量控制
    • 问题:批量生产中尺寸波动或分层。
    • 解决
      • 建立DOE 实验设计(如 L9 正交表),系统优化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等因子1
      • 进行长期可靠性验证(如 - 40℃~85℃高低温循环 50 次),确保界面稳定性1

五、与其他工艺的对比

工艺优势局限典型应用
转注成型 高精度(±0.05mm)、低飞边、模具成本适中 复杂结构设计受限、生产效率低于注塑 医疗导管、微型传感器
注塑成型 自动化程度高、适合复杂结构 模具成本高、对基材兼容性要求严格 汽车密封条、消费电子外壳
模压成型 设备简单、适合小批量 精度低(±0.2mm)、飞边多 普通密封圈、低端硅胶制品

六、总结

液态硅胶包胶转注工艺通过材料科学、模具设计与工艺控制的协同优化,实现了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复合成型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

  1. 技术融合:结合 LSR 的弹性与基材的刚性,满足复杂功能需求(如防水、耐温)。
  2. 效率平衡:在成本、精度与生产速度之间找到最优解,尤其适合中高端制造业。
  3. 创新驱动:推动医疗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的产品升级,如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封装、新能源汽车的高可靠线束保护。


未来,随着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,转注工艺有望在微纳制造(如 MEMS 传感器包胶)和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实现突破,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。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