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行业动态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行业动态

硬塑料二次包胶变形原因及改善对策?

发布时间:2025-05-20点击:

硬塑料二次包胶(如硅胶 / 橡胶包胶 ABS、PC 等)时发生变形,通常由材料兼容性、工艺参数、模具设计或结构应力等因素导致。以下从原因分析改善对策两方面展开,结合实际生产场景提供解决方案:

一、变形核心原因分析

1. 材料热膨胀系数(CTE)差异过大

  • 原理:硬塑料(如 ABS:CTE 80×10⁻⁶/℃)与包胶材料(如液态硅胶:CTE 300×10⁻⁶/℃)CTE 差异可达 4 倍以上,冷却时收缩率不一致,导致界面应力集中。
  • 典型表现
    • 薄壁件(如 0.5mm 厚度)沿包胶边缘翘曲,基材向包胶侧弯曲;
    • 圆柱状结构(如笔杆包胶)出现椭圆度超差(公差 ±0.05mm→实测 ±0.2mm)。

2. 工艺参数不合理

  • 注塑温度过高
    包胶料温>200℃时,基材(如 PC)易被高温软化(PC 玻璃化温度 140℃),冷却后内部残留应力。
  • 冷却时间不足
    硬塑料导热性差(ABS 导热系数 0.18W/m・K),若冷却时间<30 秒,芯部未完全固化即开模,后续继续收缩导致变形。
  • 注射压力过高
    压力>120MPa 时,液态硅胶快速填充迫使基材产生塑性变形(如卡扣结构移位)。

3. 模具设计缺陷

  • 浇口位置不当
    单点针阀式浇口导致单侧填充压力过大,如手机中框包胶时,浇口正对区域基材被挤压变形。
  • 冷却水路不均
    模具型芯冷却不足(如水路距型腔>30mm),基材侧冷却速度慢于包胶侧,形成温度梯度应力。
  • 排气不良
    包胶区域困气(如深腔结构)导致局部高压,迫使基材向未填充侧凸起(如耳机壳内壁鼓包)。

4. 基材结构设计缺陷

  • 壁厚不均匀
    基材局部壁厚>3mm 与<1mm 并存时,厚壁处冷却收缩量大,拉动薄壁区域变形(如手柄包胶后握把弯曲)。
  • 缺乏防变形结构
    未设计加强筋或倒扣结构,如平板包胶件未在背面设网格筋,冷却后平面度超差(要求≤0.1mm→实测 0.3mm)。

5. 表面处理不足

  • 附着力差导致滑移
    基材未喷砂(表面粗糙度 Ra<0.8μm)或未涂底涂剂,包胶层与基材间剪切应力不足,受力后相对滑动引发变形(如齿轮包胶后齿面偏移)。

二、系统性改善对策

1. 材料匹配优化

  • CTE 匹配方案
    • 优先选低 CTE 包胶料:如添加 30% 二氧化硅填料的硅胶(CTE 降至 150×10⁻⁶/℃),或改用热塑性弹性体(TPE:CTE 80-120×10⁻⁶/℃,接近 ABS)。
    • 基材改性:向 PC 中添加 10% 玻纤(CTE 降至 40×10⁻⁶/℃),降低收缩率差异。
  • 兼容性测试
    冷热循环测试(-40℃→125℃,50 次循环),测量变形量(标准:≤0.1% 尺寸变化)。

2. 工艺参数调试

  • 阶梯式温度控制
    阶段料温(℃)模温(℃)压力(MPa)冷却时间(s)
    初始填充 180-190 40-50 80-100 -
    保压阶段 160-170 30-40 50-70 -
    冷却阶段 - 20-30 - 40-60
    注:针对 ABS + 液态硅胶工艺,PC 基材需将模温提升至 60-70℃防止应力开裂        
  • 分段注射工艺
    采用慢 - 快 - 慢三段速度:低速(20mm/s)填充浇口区域→高速(80mm/s)填充主体→低速(30mm/s)补缩,减少湍流引起的应力。

3. 模具结构优化

  • 浇口设计
    • 改用扇形浇口多点热流道,如在手机壳包胶模具中设置 3 个均匀分布的浇口,使填充压力对称(变形量从 0.3mm 降至 0.08mm)。
    • 浇口厚度 = 基材壁厚 ×0.8,避免冲蚀基材(如基材壁厚 2mm,浇口厚 1.6mm)。
  • 冷却系统升级
    • 采用随形水路(如 3D 打印模具),使型芯冷却水路距型腔≤15mm,温差控制在 ±5℃以内。
    • 对复杂结构(如带倒扣的按键),在模具内嵌铍铜镶件(导热系数 100W/m・K),加速局部冷却。
  • 排气优化
    在包胶末端开设0.02-0.03mm 深排气槽,并在困气区域设置直径 0.5mm 的透气钢(如瑞典一胜百 Corrax),消除填充时的憋气压力。

4. 基材结构改进

  • 壁厚设计原则
    • 最大壁厚 / 最小壁厚≤1.5:1,如主体壁厚 2mm,过渡区域不低于 1.3mm。
    • 示例:手柄包胶件将握把处壁厚从 3mm 减至 2.5mm,同时在背面增加 0.5mm 高十字筋,变形量从 0.4mm 降至 0.12mm。
  • 防变形结构设计
    • 在包胶界面处设0.3mm 深锯齿形凹槽(间距 1.5mm),增加机械咬合力,减少界面滑移(如齿轮包胶时齿根处凹槽设计)。
    • 对平板类零件,在基材背面设计0.2mm 深网格筋(间距 5mm×5mm),提升刚性(平面度从 0.3mm 改善至 0.05mm)。

5. 表面处理强化

  • 等离子体活化
    基材注塑后立即进行等离子处理(功率 300W,处理时间 30 秒),使表面能从 32mN/m 提升至 48mN/m,附着力(百格测试)从 2 级提升至 0 级。
  • 底涂剂应用
    选用硅烷偶联剂底涂剂(如道康宁 Z-6040),喷涂厚度 1-2μm,干燥条件:80℃×15 分钟,使剥离强度从 3N/mm 提升至 8N/mm。

三、快速验证与量产控制

  1. 首件三坐标检测
    对关键尺寸(如圆柱度、平面度)进行三坐标测量,对比设计公差(如要求圆柱度≤0.05mm,实测值需<0.03mm 方为合格)。
  2. 应力释放测试
    将包胶件在 60℃烘箱中放置 2 小时,观察冷却至室温后的变形量(标准:≤0.02mm/100mm 尺寸),验证内部应力是否消除。
  3. 量产过程监控
    • 每小时抽检 5 件,用光学影像仪测量变形关键区域(如按键行程公差 ±0.1mm);
    • 定期清理模具冷却水路(建议每周用 5% 柠檬酸溶液循环清洗),确保冷却效率稳定。

案例参考:汽车按键包胶变形改善

  • 问题描述:ABS 基材 + 液态硅胶包胶按键,冷却后按键顶部翘曲 0.25mm,导致装配卡滞。
  • 改善措施
    1. 基材壁厚从 1.8mm 统一为 2.0mm,背面增加 0.8mm 高放射状筋;
    2. 模具浇口从单点针阀式改为 3 点扇形浇口,冷却水路距型腔 12mm;
    3. 工艺参数调整:料温 185℃→175℃,冷却时间 25 秒→45 秒。
  • 结果:翘曲量降至 0.06mm,良率从 72% 提升至 98%。


通过以上多维度优化,可系统性解决硬塑料二次包胶变形问题。实际生产中建议优先从材料 CTE 匹配工艺参数调试入手,低成本快速验证,再根据效果决定是否进行模具结构修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