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服务热线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维码
新闻中心
news
推荐产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发布时间:2025-05-21点击:
实现液态硅胶(LSR)成型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是提升制品质量稳定性、降低缺陷率的关键。以下从硬件配置、软件算法、工艺管理等维度,详细介绍具体方法及技术要点:
一、高精度传感器与实时监测系统
1. 多维度传感器部署
温度传感器:在模具型腔、流道、料筒等关键位置嵌入热电偶或红外传感器,精度可达 ±0.5℃,实时监测充模过程中胶料温度变化,避免因局部过热导致硫化不均或降解。
压力传感器:在注射嘴、模具型腔内壁安装压电式压力传感器(精度 ±1% FS),实时捕捉注射压力、保压压力波动,例如充模阶段压力峰值需稳定在 50-150MPa 范围内,防止欠注或飞边。
位移 / 速度传感器:通过直线位移编码器监测螺杆或柱塞的移动速度(精度 ±0.1mm/s),确保注射速度与预设参数(如 5-50mm/s)一致,避免因流速波动导致熔接痕或气泡。
2. 在线监测与预警
集成数据采集系统(DAQ),将传感器信号实时传输至控制系统,设定阈值(如温度偏离 ±2℃、压力波动 ±5%)触发声光报警,自动暂停生产并提示参数异常位置,减少人工干预延迟。
二、智能控制系统与先进算法
1. 闭环控制系统架构
PLC/DCS 控制系统:采用西门子、三菱等品牌的高性能 PLC,搭配分布式 I/O 模块,实现对温度、压力、速度等参数的闭环控制。例如,通过 PID 算法动态调节模具温控模块的加热 / 冷却功率,使模温波动控制在 ±1℃以内。
伺服电机驱动:注射单元采用伺服电机替代传统液压驱动,定位精度达 ±0.01mm,响应时间<50ms,可精确控制螺杆转速(如 50-200rpm)和背压(5-20MPa),减少能量损耗并提升重复精度。
2. 先进控制算法应用
自适应 PID 控制:针对硅胶料温、模具温度随生产时间的漂移特性,通过模糊逻辑或神经网络算法在线调整 PID 参数,例如在多模腔模具中,根据各型腔的实时温度差异自动分配加热功率。
模型预测控制(MPC):基于 LSR 流变学模型(如 Cross-WLF 方程),建立充模过程的数学预测模型,提前计算并优化注射速度、压力曲线,补偿材料黏度变化(如因环境湿度导致的预聚体黏度波动 ±10%)对成型的影响。
机器学习优化:利用历史生产数据训练 LSTM(长短期记忆网络)模型,预测不同配方、模具结构下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,例如通过输入硅胶硬度( Shore A 20-80)、制品壁厚(0.5-5mm)等特征,输出注射压力、固化时间的最优解。
三、模具设计与工艺集成优化
1. 精密模具温控系统
分区温控技术:在模具型芯、型腔采用独立的温控回路,通过导热油或电加热棒实现局部温度精确控制(如温差≤1.5℃)。例如,对于复杂结构制品(如多嵌件硅胶件),可对薄壁区域设定更高模温(80-120℃),厚壁区域降低 5-10℃,减少固化时间差异导致的收缩不均。
快速热循环技术(RHCM):通过蒸汽 / 冷水交替循环,在充模阶段提高模温至 150-180℃以降低胶料黏度,充模完成后迅速降温至 80-100℃加速固化,可将表面粗糙度 Ra 从 1.6μm 降至 0.8μm,同时缩短周期时间 10%-15%。
2. 流道系统优化设计
平衡式流道布局:采用等长流道、对称型腔设计,配合 CAE 仿真(如 Moldflow for LSR)模拟胶料流动前沿,确保各型腔充模时间差<5%,压力均衡性误差<3%。
可调节式浇口:使用针阀式热流道或弹性浇口,通过伺服电机实时调整浇口开度,在保压阶段精确控制补料量,例如当型腔压力降至设定值的 80% 时,自动延长保压时间 5-10s,减少因胶料收缩导致的缺料。
四、材料预处理与工艺标准化
1. 原料精准计量与混合
双组份动态配比系统:采用齿轮泵或螺杆泵计量,配比精度达 ±0.5%,例如 A/B 组份(基胶 / 固化剂)按 1:1 或 10:1 比例混合时,通过在线黏度计实时监测混合液黏度,当偏离目标值(如 1000-5000cP)超过 5% 时,自动触发配比修正。
真空脱气处理:混合后的胶料在真空箱内(压力<100Pa)脱气 5-10min,去除搅拌过程中引入的气泡,确保充模时胶料密度均匀,减少因气体残留导致的参数波动(如注射压力突然升高)。
2. 工艺参数标准化管理
数字化工艺文档:建立参数数据库,记录每款产品的关键工艺参数(如注射压力 100MPa、模温 90℃、固化时间 120s)、设备状态(如螺杆磨损度)、环境条件(温湿度),通过 MES 系统实现参数一键调用,避免人工输入误差。
首件验证与 SPC 控制:生产首件时使用三坐标测量仪(CMM)检测关键尺寸(精度 ±0.01mm),并通过统计过程控制(SPC)分析参数稳定性,当 CPK 值<1.33 时,触发工艺调整流程,例如重新优化注射速度曲线。
五、在线检测与反馈修正
1. 实时质量监控技术
激光测厚仪:在制品脱模后立即检测壁厚(精度 ±0.005mm),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