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服务热线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维码
新闻中心
news
推荐产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发布时间:2025-05-23点击:
以下是关于 液态硅胶(LSR)包覆柔性印刷电路板(FPC)的界面粘接增强技术 的详细解析,涵盖材料、工艺及验证方法:
粘接挑战
材料特性冲突:FPC基材(聚酰亚胺/PI)表面光滑(接触角>80°)、铜层氧化惰性,与硅胶极性差异大,难以形成化学键合。
热膨胀系数差异:硅胶(CTE≈300 ppm/℃)与FPC(CTE≈20 ppm/℃)在温度变化下易产生应力分层。
机械应力集中:FPC弯折时,界面处易因硅胶弹性模量差异(0.5~5MPa)发生剥离。
常见失效场景
湿热环境(85℃/85% RH)下界面分层;
动态弯折(半径≤3mm)导致硅胶与铜层分离;
高低温循环(-40℃~125℃)后电阻异常。
等离子体活化
原理:通过氧/氩等离子体轰击,刻蚀FPC表面并引入羟基(-OH)、羧基(-COOH)等活性基团,提升表面能(达因值从32→45+)。
参数:功率300~500W,时间30~60s,真空度≤10Pa。
效果:剥离强度从0.5N/mm提升至2.5N/mm(提升5倍)。
激光微结构化
原理:紫外激光在FPC表面形成微孔/沟槽(深度10~30μm,密度500~1000个/mm²),增加机械锚定点。
参数:波长355nm,脉冲能量0.5~1.5mJ,扫描速度200mm/s。
效果:界面剪切强度提升至4.8MPa(传统处理为1.2MPa)。
硅烷偶联剂
选型:氨基硅烷(如KH-550)、环氧硅烷(如KH-560),优先与硅胶Si-O键反应。
工艺:稀释至1~3%浓度,喷涂/浸渍后80℃烘干5min,形成单分子层。
效果:剥离强度达3.5~4.5N/mm(无处理时为0.5N/mm)。
过渡层材料
柔性环氧胶:涂覆厚度5~10μm,固化后作为中间层(模量1~3GPa),缓冲应力。
纳米改性层:添加SiO₂纳米颗粒(粒径50nm,添加量2~5%),提升界面韧性。
低温低压注塑
参数:模温80~100℃,注射压力40~60MPa,流速10~20mm/s,减少FPC热变形(翘曲<0.1%)。
胶料选择:低粘度LSR(如Dow Corning 9400,黏度5000cps),填充微结构能力更强。
模具压合设计
微凸点结构:模具表面设计阵列凸点(高度0.05mm,间距0.2mm),预压FPC形成局部变形,增强机械咬合。
真空吸附定位:采用多孔陶瓷吸盘(孔径0.1mm),真空度-90kPa,偏移量≤0.02mm。
力学性能测试
剥离强度:90°剥离测试(ASTM D903),速率50mm/min,要求≥3N/mm;
剪切强度:搭接剪切测试(ASTM D1002),要求≥2.5MPa。
环境耐受性测试
湿热老化:85℃/85% RH,1000小时,界面无分层;
温度冲击:-40℃(30min)←→125℃(30min),循环500次,电阻变化率<1%;
弯折疲劳:弯折半径3mm,频率1Hz,20万次后功能正常。
失效分析手段
SEM/EDS:观察界面形貌及元素分布,检测污染或未反应层;
FTIR:分析化学键变化,确认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。
智能手表天线模块:
FPC厚度0.1mm,硅胶包覆层0.3mm,实现IP68防水;
经10万次弯折测试,信号衰减<0.5dB,量产良率>99%。
新能源汽车FPC传感器:
耐温-40℃~150℃,硫化时间60秒,界面通过3000小时盐雾测试;
采用等离子+KH-560底涂,剥离强度稳定在4.2N/mm。
设备投入:
桌面式等离子机(约$20k)处理效率200片/小时;
激光微加工设备(约$150k)效率50片/小时,适合高附加值产品。
综合成本:表面处理+底涂增加成本$0.05~0.2/片,但良率提升5%~10%,投资回报周期<6个月。
总结:液态硅胶包覆FPC的粘接增强需表面活化-界面设计-工艺协同三位一体,通过等离子/激光处理、硅烷偶联剂及低温注塑工艺,可稳定实现高强度粘接(剥离强度≥3N/mm)。量产需结合自动化设备(如在线等离子站)与严格过程监控,确保长期可靠性。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