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行业动态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行业动态

如何解决液态硅胶包胶的气泡 / 气孔问题?

发布时间:2025-05-23点击:

液态硅胶包胶气泡/气孔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

液态硅胶(LSR)包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或气孔问题,会直接影响产品密封性、力学性能和外观质量。以下是针对该问题的成因分析及优化策略,结合材料、工艺、模具和设备多维度控制:


一、气泡成因分类

成因类型具体表现典型场景
材料缺陷 胶料混合不均匀、含挥发物或水分,脱泡不彻底 新胶料批次切换后出现密集小气泡
模具设计缺陷 排气槽深度不足(<0.02mm)、流道/浇口设计不合理导致困气 同一模具多穴中特定位置反复出现气泡
工艺参数不当 注射速度过快、模温波动大、硫化时间不足 薄壁件边缘或复杂结构处气泡集中
设备问题 真空注塑系统失效(真空度>5mbar)、计量泵精度偏差(误差>±1%) 整批产品随机分布气泡
操作失误 模具清洁不彻底、脱模剂过量使用、基材预处理不到位 气泡伴随表面污染或粘接失效

二、针对性解决方案

1. 材料优化
  • 胶料脱泡强化

    • 真空脱泡:混合后胶料在真空度≤3mbar下脱泡30~45分钟(传统工艺通常为10~15分钟);

    • 离心脱泡:转速2000~3000rpm,持续10分钟,适用于高黏度胶料(>20,000cps)。

  • 原材料管控

    • 选择低挥发性LSR(如Dow Corning SILASTIC™ 9500系列),水分含量≤0.02%;

    • 储存条件:25℃以下密封避光,启用后24小时内用完。

2. 模具改进
  • 排气系统优化

    • 排气槽设计:深度0.02~0.03mm,宽度5~8mm,间距≤15mm(关键区域加密至8~10mm);

    • 真空排气:模腔集成真空管路,注塑前抽真空至≤5mbar并保持5秒。

  • 流道与浇口优化

    • 扇形浇口:增加胶料前端扩散,减少湍流(适用于薄壁件);

    • 冷流道针阀控制:精准控制胶料注入时序,避免冷料头卷入。

3. 工艺参数调整
  • 注射控制

    • 速度分段:初始高速填充流道(80~100mm/s),末端降速至20~30mm/s(减少裹气);

    • 多级压力:保压阶段压力逐级降低(如100MPa→60MPa→30MPa),延长排气时间。

  • 温度管理

    • 模温均匀性:模温差≤±2℃(采用模温机+多点测温);

    • 基材预热:金属/塑料基材预热至80~100℃,减少热冲击导致的挥发物释放。

  • 硫化时间校准

    • 按公式:硫化时间(s)= 制品最大厚度(mm)× 硫化速率系数(1.2~1.5s/mm),例如3mm厚件需216~270秒。

4. 设备升级
  • 真空注塑系统

    • 选用双级旋片真空泵,极限真空度≤0.1mbar,抽速≥40m³/h;

    • 真空维持阶段:合模后延迟注射0.5~1秒,确保模腔充分排气。

  • 精密计量

    • 伺服电机驱动计量泵,动态精度±0.5%,避免胶量波动导致充填不均。

5. 操作规范
  • 模具维护

    • 每班次生产后使用等离子清洗机处理模腔,去除硅氧烷残留;

    • 脱模剂选择:水性氟素类(如Chem-Trend Zyvax),喷涂量≤0.1mg/cm²。

  • 基材预处理

    • 金属基材:喷砂(Sa 2.5级)→ 等离子清洗(功率400W,60秒)→ 涂覆底涂剂(Dow Corning 1205);

    • 塑料基材:化学蚀刻(如ABS用铬酸溶液)→ 80℃烘干30分钟。


三、效果验证与标准

测试项目方法合格标准
气泡率检测 X射线成像或金相切片观察 孔隙率≤0.1%(关键区域≤0.05%)
力学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(ASTM D412) ≥8MPa(医疗/汽车件需≥10MPa)
密封性测试 IP67/IP68防水测试(1m水深30分钟) 无渗漏、电阻变化率≤1%
耐久性测试 高低温循环(-40℃~150℃,1000次) 无开裂、气泡扩展面积≤初始值5%

四、典型应用案例

  • 医疗导管包胶:通过延长脱泡时间至45分钟+模温均一性控制,气泡率从5%降至0.2%;

  • 汽车线束密封件:采用真空注塑(0.5mbar)+扇形浇口设计,IP67测试通过率从80%提升至99%;

  • 消费电子按键:优化硫化时间至厚度×1.3s/mm,配合伺服计量泵,良率提高至99.5%。


总结:液态硅胶包胶气泡问题需系统性排查,优先聚焦材料脱泡、模具排气、工艺分段控制三大核心环节。建议企业建立DOE(实验设计)优化流程,结合SPC(统计过程控制)实时监控关键参数,实现稳定量产。对于高附加值产品,可引入X射线在线检测设备,确保零缺陷交付。
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