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M(液态硅胶注塑)模具并非绝对 “必须” 用热流道,但在多数场景下,热流道是更优解,核心原因与液态硅胶特性、生产需求强关联,分述如下:
液态硅胶(LSR)常温下为低粘度流体,冷却后快速固化(通常几秒到几十秒)。热流道通过加热维持流道内硅胶熔融态,解决了冷流道的核心痛点:
- 避免冷流道凝料浪费:冷流道中 LSR 会因降温固化形成 “水口料”,无法回收(硅胶固化后不可逆),热流道让硅胶持续流动,原料利用率接近 100% ;
- 保证充模稳定性:LSR 粘度随温度变化敏感,热流道精准控温(±1℃)可维持恒定流动性,确保复杂结构(如细窄流道、多腔模具)均匀充模,避免缺料、气泡。
- 缩短成型周期:热流道无需等待流道冷却脱模,成型周期可缩短 30% - 50%(如医疗喉罩模具,热流道方案周期从 20 秒降至 12 秒);
- 适配精密结构:LIM 模具常需成型薄壁(<0.5mm)、复杂纹理(如婴儿奶嘴防呛结构)产品,热流道的低压注塑特性(减少锁模力)可避免产品变形,且浇口痕迹极小(<0.1mm),满足医疗、消费电子的外观与功能要求。
- 多色 / 多物料共注:若需 LSR 与固态硅胶、TPE 等共注(如双色按键),热流道可独立控温不同流道,防止材料交叉污染、实现精准分层;
- 高温硅胶成型:部分 LSR 需 180℃以上高温固化(如食品级硅胶),热流道系统的耐高温设计(如铍铜热嘴、陶瓷加热圈)可稳定支持此类工艺。
并非所有 LIM 模具都 “必须” 热流道,以下情况可用冷流道:
- 小批量试产:冷流道模具成本低(热流道模具贵 30% - 50%),适合 1000 件以内打样;
- 简单结构产品:如平板密封圈(无复杂流道),冷流道 + 手工去水口的综合成本更低;
- 常温固化硅胶:极少数 LSR 配方可常温固化(类似橡胶硫化),无需热流道控温。
LIM 模具用热流道是效率、精度、成本优化的综合选择,尤其在医疗(如导管、喉罩)、汽车(密封件、按键)、消费电子(耳机套、手环)等大批量、高精度场景中 “几乎必须”。若为小批量、简单结构,冷流道仍有生存空间,但长期来看,热流道是 LIM 工艺规模化的核心支撑。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