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公司新闻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公司新闻

提高液态硅胶注塑模具使用寿命的10个实用技巧?

发布时间:2025-09-16点击:

提高液态硅胶(LSR)注塑模具使用寿命的 10 个实用技巧

液态硅胶(LSR)注塑模具因需承受高温硫化(160-200℃)、高压注塑及 LSR 材料的粘性摩擦,若使用维护不当易出现型腔磨损、导柱卡死、排气堵塞等问题,直接增加生产成本。以下 10 个技巧从 “设计 - 使用 - 维护” 全流程切入,可有效将模具寿命延长 30% 以上,尤其适配精密电子、医疗、汽车等高频次生产场景。

1. 优化模具结构:从源头减少应力集中

LSR 注塑时会因硫化收缩产生内应力,不合理的结构易导致模具局部磨损加速,设计时需重点关注:

避免尖角 / 薄刃:型腔、浇口处需做 R0.3-R0.5 圆角(LSR 流动时易对尖角产生冲刷,长期易造成型腔崩裂);

合理设置排气:每 100cm² 型腔面积至少设 1 处 0.01-0.02mm 深的排气槽(位置选在料流末端,如 USB 接口防水圈的拐角处),避免困气导致模具局部过热、型腔变形;

简化脱模路径:复杂 LSR 产品(如多腔医疗配件)优先用 “斜顶 + 顶针” 组合脱模,减少单一顶针受力过大导致的模具型腔划痕。


2. 精选模具钢材:适配 LSR 耐高温 + 抗腐蚀特性

LSR 注塑时长期接触高温(模具表面温度 180-220℃)及铂金催化剂,普通钢材易生锈、磨损,需针对性选材:

型腔 / 型芯:优先用S136 不锈钢(含 13% 铬,耐锈蚀性强,抛光后表面粗糙度 Ra≤0.02μm,减少 LSR 粘模),或H13 热作模具钢(淬火硬度 HRC50-54,抗热疲劳性优,适合批量生产汽车 LSR 密封件);

导柱 / 导套:用SUJ2 轴承钢(表面高频淬火 HRC60-62,配合石墨润滑,可减少 LSR 注塑时的往复摩擦损耗);

易损件(如浇口套):用SKD61 热作钢(抗冲击性强,避免 LSR 高压注塑时浇口套开裂)。

3. 提升模具加工精度:减少后期磨损隐患

LSR 的硫化收缩率(0.8%-1.2%)和粘性特性,对模具加工精度要求极高,粗糙的加工会导致脱模困难、模具反复受力损伤:

型腔加工:用慢走丝线切割(精度 ±0.002mm)加工型腔,避免电火花加工(EDM)残留的表面积碳(积碳会导致 LSR 粘模,需反复清理,磨损型腔);

表面处理:型腔内壁做氮化处理(厚度 5-10μm,表面硬度提升至 HV800-1000)或PVD 涂层(如 DLC 类金刚石涂层,摩擦系数降至 0.05,减少 LSR 与型腔的摩擦);

装配精度: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控制在 0.005-0.01mm,避免模具合模时错位导致的型腔磕碰。

4. 精准控制注塑参数:避免模具 “超负荷工作”

LSR 注塑参数(温度、压力、射速)不当会直接导致模具承受额外负荷,加速老化:

模具温度:按 LSR 材料型号匹配(如道康宁 7450 需 170-180℃,信越 KE-1310 需 180-190℃),用分区温控系统(型腔、浇口独立控温,温差≤±2℃)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模具热疲劳裂纹;

注塑压力:控制在 80-120MPa(根据产品厚度调整,如 0.1mm 超薄 LSR 包胶件压力≤100MPa),过高压力会挤压型腔,导致型腔尺寸永久变形;

射速:采用 “慢 - 快 - 慢” 分段射速(初始慢速填充浇口,中期快速填充型腔,末期慢速补缩),避免 LSR 高速冲刷型腔壁,减少表面磨损。

5. 优化冷却系统:降低模具热应力

LSR 硫化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,若冷却不及时,模具长期处于高温状态易出现热裂纹,需重点优化:

冷却水路设计:水路距离型腔表面≤15mm,且均匀分布(如圆形 LSR 密封圈模具,水路呈同心圆布局),避免局部冷却死角;

冷却介质:用工业纯净水 + 防锈剂(比例 100:1),避免自来水水垢堵塞水路(水垢会降低导热效率,导致模具温度波动 ±5℃以上);

定期清理水路:每 200 小时生产后,用柠檬酸溶液(5% 浓度)循环冲洗水路,清除水垢和杂质,保证冷却效率。

6. 规范脱模操作:避免强行脱模刮伤模具

LSR 粘性大(尤其铂金硫化型),强行脱模易导致产品粘模、模具型腔划痕,需做好 3 点:

合理使用脱模剂:选用食品级 LSR 专用脱模剂(如摩力克 M-77),稀释后(1:20)均匀喷涂在型腔表面(每生产 50-100 模喷涂 1 次),避免用油性脱模剂(易残留,污染 LSR 产品且腐蚀模具);

优化脱模结构:深腔 LSR 产品(如医疗导管)增设 “气顶脱模”(脱模时通入 0.3-0.5MPa 压缩空气,辅助产品脱离型腔),减少顶针对型腔的挤压;

禁止暴力操作:若出现产品粘模,需用铜制铲刀(避免刮伤模具)轻轻剥离,或升温至 200℃软化 LSR 后取出,禁止用铁锤敲击模具。

7. 日常清洁与检查:及时发现微小损伤

LSR 注塑后易残留硅胶碎屑(尤其在排气槽、浇口处),长期堆积会磨损模具,需建立 “生产后 + 班前” 双检查机制:

生产后清洁:用无尘布蘸酒精(99.7% 浓度)擦拭型腔、导柱、排气槽,清除残留 LSR;用 0.2mm 直径的铜丝疏通排气槽(避免金属丝刮伤排气槽内壁);

班前检查:重点检查 3 处:①型腔表面是否有划痕、凹陷(用强光照射观察,微小划痕及时用 8000 目砂纸抛光修复);②导柱 / 导套是否有异响(涂抹高温润滑脂,如克虏伯 HP262,若仍异响需更换);③顶针是否弯曲(用直角尺测量,弯曲度超 0.02mm 需更换)。

8. 闲置模具规范储存:避免锈蚀与变形

模具闲置时若保养不当,易因潮湿、碰撞导致生锈,需按 “清洁 - 防锈 - 防护” 三步储存:

清洁防锈:彻底清洁模具后,在型腔、导柱、顶针表面均匀涂抹高温防锈油(如长城 7019),再用保鲜膜包裹模具表面;

储存环境:放入干燥防潮仓库(湿度≤50%,温度 15-25℃),模具底部垫木托(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受潮),禁止堆叠(防止模具变形);

定期活化:闲置超 3 个月的模具,需拆开保鲜膜,重新清洁并涂抹防锈油,必要时装机空运行 10-20 模(利用模具自身温度去除潮气)。

9. 建立易损件库存:避免突发故障导致停机

LSR 模具的顶针、密封圈、浇口套等易损件,若突发损坏且无备用件,会导致生产停滞,需提前储备:

核心易损件清单:按模具型号统计易损件(如 Φ3mm 顶针、O 型密封圈(材质氟胶,耐 LSR 高温)、浇口套(内径 4mm)),每种储备 5-10 件;

标注更换周期:根据生产频次标注更换周期(如顶针每生产 5 万模更换 1 次,密封圈每生产 3 万模更换 1 次),提前更换,避免 “带病工作” 导致模具更大损伤。

10. 操作人员专业培训:减少人为失误损伤

70% 的模具早期损坏源于操作不当(如合模时未清理异物、参数设置错误),需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:

技能培训:讲解 LSR 模具结构(如排气槽位置、脱模原理)、注塑参数匹配逻辑(如不同厚度产品的压力调整),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;

应急处理:明确突发情况操作流程(如模具卡料时,需先关闭注塑机电源,拆卸模具后用专用工具取出,禁止强行开模);

责任到人:每台模具指定 “责任人”,记录每日使用情况(如生产模次、清洁情况、异常问题),便于追溯和及时处理。

‍通过以上 10 个技巧,可有效解决 LSR 模具常见的 “热疲劳裂纹、型腔磨损、导柱卡死” 等问题,不仅能延长模具寿命(从常规 10 万模次提升至 13-15 万模次),还能减少因模具故障导致的停机损失,降低单位产品的模具分摊成本。对于精密 LSR 产品(如医疗密封件、电子防水圈),更能保证长期生产的尺寸稳定性,提升产品合格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