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公司新闻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公司新闻

硅胶包胶产品如何设计以避免硅胶飞边?

发布时间:2025-11-01点击:

硅胶包胶产品避免飞边,核心设计逻辑是减少模具缝隙、控制胶料流动、增强界面密封,从产品结构、模具配合、工艺适配三方面入手,具体设计要点如下:

一、产品结构设计:从源头阻断溢胶路径

优化分型面位置

分型面避开产品关键外观面和密封面,优先选在非功能区域(如产品底部、内侧台阶)。同时设计 “挡胶台阶”(高度 0.2-0.5mm、宽度 0.3-0.8mm),形成物理屏障,阻挡硅胶向分型面溢出。

控制包胶厚度与过渡

包胶层厚度均匀(建议 0.3-3mm,最小不低于 0.15mm),避免超薄区域(<0.1mm)导致胶料压力集中溢出。不同区域过渡采用圆弧(R≥0.2mm),避免锐角导致模具配合间隙。

基材定位精准化

基材(五金 / 塑胶)设计定位卡槽、定位销孔,与模具定位结构精准匹配(配合间隙≤0.005mm)。避免基材表面有凹槽、缺口,防止胶料流入形成飞边。

避免胶料冲击分型面

产品设计时避开 “胶料直冲分型面” 的结构,如包胶边缘与分型面保持 0.5mm 以上距离,或通过凸台分散胶料冲击力。


二、模具配合设计:强化密封与精准定位

提升分型面精度

模具分型面采用精密磨削(平面度≤0.002mm),配合间隙控制在≤0.002mm(LSR 专用)。针对异形产品,分型面做 “迷宫式密封”(多道阶梯配合),延长溢胶路径。

优化流道与浇口

浇口选在产品厚实区域或非关键面,采用扇形浇口(宽度 2-5mm)分散胶料压力,避免单点高压冲击导致溢胶。流道直径 3-6mm,确保胶料平稳填充,不产生湍流裹挟空气。

合理设置排气槽

排气槽仅开在型腔末端和困气区域,深度 0.003-0.005mm、宽度 3-5mm,既能排出空气,又能阻止低黏度 LSR 溢出。避免在分型面全域开排气槽。

增强合模导向与锁模

模具配备 4 组以上定位导柱(精度 H7/f6),确保合模时分型面精准贴合。关键区域设计 “锁模销”,提升局部合模压力,防止胶料顶开模具间隙。

三、工艺适配设计:让设计匹配成型需求

硅胶选型适配

优先选用黏度适中的 LSR(混合后黏度 3000-8000cP),避免过低黏度(<1000cP)导致流动性过强溢胶。根据产品结构选择硬度 30-70Shore A 的硅胶,硬度太低易变形溢胶。

预留收缩补偿

考虑硅胶硫化收缩率(1%-1.5%),模具型腔尺寸适当放大,避免因硅胶收缩导致模具间隙增大。包胶区域与基材的配合预留 0.01-0.03mm 的过盈量,增强界面贴合。

避免过度填充设计

产品型腔体积计算精准,注射量控制在型腔体积的 95%-100%,避免过多胶料因压力溢出。设计 “溢料槽”(仅在非关键区域),容纳少量多余胶料,避免流向分型面。

总结:设计核心原则

避免飞边的关键是 “无间隙、稳流动、强密封”:产品结构上阻断溢胶路径,模具上保证精准贴合与合理排气,工艺上匹配硅胶特性与注射参数。三者结合可将飞边厚度控制在 0.05mm 以下,甚至无需后续修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