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!

新闻中心

news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 PRODUCTS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手机号码:(134-2097-4883)

邮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
具体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龙园社区龙峰一路宝华工业区新2栋整套

行业动态

你当前所在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中心

>

行业动态

硅胶产品厚度不均解决办法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2025-05-07点击:

硅胶产品厚度不均通常由模具设计、工艺参数、材料特性或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,以下是针对性的解决办法:

一、模具设计优化

流道与浇口设计调整

确保流道布局对称,避免单侧填充压力过大导致胶料偏移。

合理设置浇口位置和尺寸(如多点进胶),使硅胶料流均匀填充型腔,减少湍流或短射。

针对厚壁区域增加导流槽,薄壁区域优化流道阻力,平衡各区域填充速度。

模具精度与加工公差控制

检查模具型腔、型芯的尺寸精度,尤其是分型面、镶件配合处的公差(精度需控制在 ±0.02mm 以内)。

修正模具变形或磨损部位(如分型面磨损导致飞边,间接影响厚度),必要时更换高精度模具。

定位与脱模结构优化

强化产品定位结构(如凸台、卡槽),防止包胶时基材(如金属、塑料件)移位或倾斜。

确保脱模斜度均匀(通常 3°~5°),避免因脱模阻力导致胶料分布不均。

二、材料与配方调整

选择合适流动性的硅胶

针对薄壁或复杂结构,使用低黏度(流动性好)的液态硅胶(LSR)或调整固态硅胶(HTV)的硬度(建议邵氏硬度 30~60A),避免因胶料流动性差导致局部填充不足或过厚。

确保硅胶混炼均匀,避免因硫化剂、色母分散不均导致固化收缩率不一致。

控制硅胶收缩率

提前测试硅胶的固化收缩率(通常液态硅胶收缩率 0.3%~0.5%,固态硅胶 0.8%~1.2%),根据收缩率修正模具尺寸。

避免使用含杂质或回收料的硅胶,减少因材料不稳定导致的厚度波动。

三、工艺参数优化

注射压力与速度控制

采用分段注射:低速填充型腔主体,高速填充薄壁区域,避免因压力突变导致胶料堆积或短缺。

确保注射压力稳定(误差≤5%),压力过高易导致飞边(厚度超差),过低则填充不足。

温度与硫化时间控制

模具温度均匀性(温差≤5℃):通过模温机或加热棒均衡模具各区域温度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硅胶提前固化或收缩不均。

硫化时间匹配胶料特性:过长易过硫(硬化收缩),过短则欠硫(强度不足、尺寸不稳定),需通过硫化曲线测试确定最佳时间(如液态硅胶模压时间 30~60 秒 / 模)。

冷却系统优化

增加模具冷却水路密度,确保各区域冷却速度一致(温差≤3℃),减少因冷却不均导致的收缩差异。

避免快速冷却导致的内应力集中,可采用阶梯式降温(如先 60℃冷却 20 秒,再 40℃冷却 10 秒)。

四、生产操作与质量管控

基材预处理与定位

包胶前校准基材(如金属件、塑料件)的尺寸精度,去除毛刺、油污,避免因基材偏差导致硅胶分布不均。

采用治具或自动化设备精准定位基材,减少人工摆放误差(定位精度需≤±0.1mm)。

模具清洁与维护

定期清理模具型腔表面(如残留硫化物、油污),避免杂质影响胶料流动(建议每生产 500~1000 模清洁一次)。

检查模具分型面平整度,及时修复磨损或变形(如使用平面磨床研磨,平面度≤0.01mm)。

首件检验与过程监控

生产首件时,使用二次元影像仪或厚度千分尺(精度 0.01mm)测量关键位置厚度,对比设计图纸(公差 ±0.1mm 内为合格)。

每小时抽检 3~5 件,记录厚度数据并绘制控制图,及时发现模具磨损或工艺波动。

五、特殊结构处理

厚薄过渡区域:在设计阶段增加渐变斜坡(坡度≥15°)或圆角(R≥0.5mm),避免直角过渡导致的料流堆积。

多层包胶产品:分层注射时确保前一层固化完全(硬度≥邵氏 50A),且表面做粗糙处理(如喷砂、底涂),增强层间结合力,防止错位。

总结

硅胶产品厚度不均需从模具设计(核心)、材料选择、工艺参数、操作规范四方面系统排查,优先通过模具优化解决结构性问题,再通过工艺微调控制波动。对于高精度要求的产品(如医疗、光学配件),建议引入模流分析(Moldflow)提前模拟胶料流动,减少试模成本。

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—专注液态硅胶制品精密技术研发24年,联系电话:134-2097-4883。